索引号:000014348/2025-25722
发布机构: 财政局
名称:魏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文号:
主题分类:其他文件
发布日期:2025-08-08
根据魏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魏县人民政府向魏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办法>的通知》(魏人常办〔2018〕10号)要求,魏县着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断完善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现将我县2024年度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县属国有企业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自然资源国有资产为土地资源国有资产和水资源国有资产等,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按照职能分别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等部门管理。
1.土地资源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止2024年底,魏县国有土地总面积86363.1000公顷,其中:耕地54929.6943公顷,园地4733.0252公顷,林地4559.9273公顷,草地235.7333公顷,湿地7.630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88.831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697.614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280.6511公顷,水工建筑用地321.7972公顷,其他土地1608.1950公顷(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以上数据,待自然资源部批复)。
2.水资源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止2024年底魏县地表水资源量为85万m³,地下水资源量为16158万m³,水资源总量为9443万m³。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增加1580万m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减少95万m³,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增加8049 万m³,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均持续回升。
(二)县属国有企业资产基本情况。
2024年度全县企业资产总额1092922.4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18%。其中:负债合计443476.84万元,同比增长25%;所有者权益合计649745.58万元,同比增长39.48%。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体情况。
(1)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677726.49万元,较上年减少11.71%。
(2)负债总额102099.39万元,较上年减少40.88%。
(3)净资产575627.10万元 ,较上年减少3.25%。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布情况。
(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51562.22万元,占37.12%;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426164.27万元,占62.88%。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成情况。
(1)流动资产60362.09万元,较上年减少0.72%,占资产总额8.91%;
(2)固定资产174534.63万元,较上年增长0.45%,占资产总额25.75%;
(3)在建工程47187.08万元,较上年减少20.06%,占资产总额6.96%;
(4)长期投资10000.00万元,占资产总额1.48%;
(5)无形资产14406.08万元,较上年增长0.5%,占资产总额2.13%;
(6)公共基础设施350643.16万元,占资产总额51.74%;
(7)政府储备物资6047.90万元,占资产总额0.89%;
(8)保障性住房14036.10万元,占资产总额2.07%;
(9)其他资产509.44万元,占资产总额0.08%。
二、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土地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突出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筑牢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的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补齐设施短板,高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优质均好,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2)实现空间治理的思路转变。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确保约束性指标逐级传导落实。将各类空间布局、控制线、指标等管控要求数字化,同步建设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3)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建设情况。严格落实“田长制”制度。在全县上下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田长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耕地保护责任实现全覆盖,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杜绝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履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水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强化依法治水。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加强《水法》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水忧患、水危机、水商品意识,利用经济杠杆调整人们的节水行为。
(2)加强水资源管控。科学调度地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对水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取水许可,实现各类水资源管理一体化。通过强化节水、增加引水、调整结构、扩容增蓄、生态补水等严格管控措施,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开源节流。依托引黄、引卫、引岳三大水源优势,以全域水网水系坑塘连通为抓手,以河代库、以渠代库、以塘代库,大力引蓄地表水,用于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二)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
1.县属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与监管。我县积极围绕中央、省、市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起草制定了《魏县财政局关于印发<魏县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企业主管部门结合所属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对所属企业监管力度,完善县属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常抓不懈。聚焦企业主责主业,做优做大做强企业盈利能力,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向高质量发展。
2.对标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发展效能。县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对标市城投集团、产投集团,学习3A信用等级提升,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树立“大国资”理念,整合重组县属国有企业优质资产,做强做大国有资本,2024年度县资本投资运营集团经国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评定为2A级信用等级,将对企业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获得更大优势。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制度建设。我县按照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等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制度,构建了“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提高了我县国有资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2.基础管理。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对资产卡片进行核对、完善相关信息,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原则,分部门和行业将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质、文化文物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确保资产信息全面、准确、完整,加强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
3.信息化建设。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将资产融入到预算编制、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环节,不断完善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双向控制制度,确保了数据真实,准确。
4.资产盘活。坚持盘活全覆盖、因地制宜,区分资产类别研究盘活方式,有针对性地盘活资产。将资产盘活成效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通过预算约束推动资产盘活利用,全面提升资产盘活积极性。2024年度对县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县机动车市场闲置房屋131.88平方米通过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外进行公开招租,招租金额6.3万元,增加了非税收入。将县六中和县双庙中学资产共计178.09万元,调剂到县第九中学继续使用,提升了资产使用效益,减少了财政资金支出。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监管,提高管理质效。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全面加强违法违规用地监管督导,对各类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移交、早整改。高标推进例行督察、卫片执法检查等问题整改的督导工作,守牢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两条红线。统筹全域治水、科学调配水资源,保障全县生活、生产、生态等用水需求。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升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科学用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县属国有企业资产。
企业主营业务市场化运作不强,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现代化企业制度有待完善。
按照中央、省、市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机制,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对标一流企业提升盈利能力。落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挥监督监管政治利剑,完善监督机制。依托县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2A企业信用等级,不断整合优质资产,盘活低效资产,提升企业资产质量和融资能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借助金融活水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建设工作,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资产家底不清,主要表现在“重资金轻资产”观念。缺乏定期维护、盘点,影响资产使用寿命,资产盘点不规范等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国有资产管理新发展理念,按照“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权责一致”的原则和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完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内控机制,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高效利用。加强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增强管理能力,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