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意见征集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意见征集 > 正文

关于对拟命名坑塘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更新时间:2022-03-19 13:32:19点击次数:264924次


 魏县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大运河文化滋养地,漳河、卫河流经县域。这是一座因梨闻名,因水而兴的城市,这里的河湖交错,碧水萦回,玉带环绕,美若仙境。特别是近年来,魏县实施了全域水网规划建设,以东风渠、漳河为界,将县域分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大片区,恢复开挖干、支、斗渠道,总长近千公里蜿蜒田间。目前,利用废弃砖窑场、起土坑,整修出坑塘88个,形成88个公开水面,这些坑塘有的延用了原有的名字、有的仅有暂用名、有的还没有名称。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自2022年1月份开始,县政协办、县住建局联合县文联,组织县作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魏文化研究会等有关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多次就坑塘命名工作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并通过网络、抖音等新媒体,征集了许多好记忆、有乡愁、有故事、有内涵的坑塘名称,经梳理汇总,并通过盲选、投票的方式,为每个坑塘暂定了三个名称,形成了《魏县坑塘拟命名方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于2022年3月25日前提出,纸质稿件请寄县政协办公室(魏州东路68号魏县政协办公室142房间),电子版稿件请发送到电子邮箱(wxzxbgs@sina.com)。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段少燕 13663105908

张利芳 15133060210

陈义慧 13643100952

                                2022年3月19日 


       魏县坑塘拟定命名情况登记

序号

乡镇

及村名

坑塘亩数

拟命名

名    称    注    释

备注

1

棘针寨镇后屯

120

青云湖

前后屯村本属一个村,名叫西寺堡。此寺便是青云寺,历史上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北寺庄和南寺庄也都以此寺得名。近年重修规模也比较大,命名为青云湖,可与青云寺互相映衬,与涉县青塔湖遥相呼应。


官驿湖

前后屯村本属一个村,名叫西寺堡。原来的官驿站就在这里,前屯村目前还有康熙四十四年官道驿站石碑。


乐稼湖

坐落在多村郊外,四周有大量农田,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命名。


2

前大磨乡

连户村

82

太平湾

明朝初年,因连年战乱,魏县人口奇缺、土地空旷,有李姓、连姓等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落户,取村名太平庄,用湾字与太平相配。


连心池

命名“连心池”,一是村里连姓为第一大姓,二是村里民风朴实,村民心连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村民连心,厚植福根。明朝初年,连年战乱,魏县地处中原、土地空旷、适宜居住,山西有李姓、连姓等迁居此处,安家落户、垦荒置业,取村名户村。随着时代变迁,有其他姓氏渐次迁入,人口日渐增多,遂分村居住,各自冠以方位,称南户村、东户村。新中国成立初期,东户村连姓人口增多,从东户村迁出自成一村,称连户村,沿用至今。为全面实施全域水网政策,于2018年在连户村村东头池塘,养殖草鱼、鲤鱼、白鲢、鲫鱼等鱼类,发展坑塘经济,拓宽百姓致富门路。寓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村民紧跟党走,全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连心奋进,共同兴村。


2

前大磨乡

连户村

82

白龙潭

《新唐书》乾宁三年(896年)正月,李克用亲自带兵攻打魏州,在洹水与罗弘信交战……六月李克用攻破魏州、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城。十月,又在白龙潭击败魏博军,并攻打观音门。(据《隋唐五代史纲》载:白龙潭在魏县西南三十里)


3

双井镇

李照河

100

映月池

根据照河村由来,是由几座石灰窑的火光映照,月光婆娑,游船灯火照耀在河面和周围形成的景象。


稻丰湖

此处在1957年挖掘水库,1994年水库无水后,建李照河砖厂,2008年取缔,该坑塘2013年在县水利局立项,2014年完成并使用,主导产业为农业,2021年由县政府引进水稻项目,种植300亩水稻,产量喜人。故命名为稻丰湖。


稻香满塘

命名为“稻香满塘”,此处在1957年挖掘水库,1994年水库无水后,建李照河砖厂,2008年取缔,2013年在县水利局立项,2014年完成并使用,主导产业为农业,2021年由县政府引进水稻项目,种植300亩水稻,产量喜人。


4

双井镇

付夹河

60

富家湾

缘由:富家(付夹),让老百姓家庭生活富裕起来。


泽仓池

根据夹河村由来,此地原为河岸上的仓储之地,也代表人民的粮仓,以水泽仓,富民传名。


夹河湾

命名“夹河湾”取之于村名的后两字夹河,通俗易称。洪武年间,有徐礼姓人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立庄,该村与对岸村形成夹河之势,又因为村里傅姓较多,故取名傅夹河村。民国初年,更名为付夹河村。此处于1959年建魏县飞机场,主要用于灭杀蝗虫灾害,1973年,建付夹河砖厂,2015年砖厂取缔,后立项坑塘项目,实施全域水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5

牙里镇

楼东

65

嫦玉塘

民间传说,嫦娥曾在本池塘沐浴,本村产业主要是兔子养殖,取嫦娥玉兔之意。支持用此原名,但锦字多余。


嫦玉锦塘

民间传说,嫦娥曾在本池塘沐浴,本村产业主要是兔子养殖,取嫦娥玉兔之意。


碧水潭

唐杜甫“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6

牙里镇

赵庄

72

润农塘

灌溉农业富裕民众。


富民塘

灌溉农业富裕民众。


涌泉塘

因坑塘离东风渠引黄水源很近,取“水似泉涌之意”。


7

牙里镇

牙东

35

靶场塘

缘由:抗战时期,民兵训练的地方。


校场洼

抗战时牙东村民兵训练之地,古称操练或比武的场地为校场。


向阳泊

向阳花开,寓意为阳光、积极向上。


8

牙里镇

南长兴

30

长兴塘

此坑塘以前承担着南长兴村蓄水灌溉农田的重任,见证着南长兴从贫穷到兴旺的历程,取南长(zhang)兴的谐音长(chang)兴塘。


长兴泊

此坑塘以前承担着南长兴村蓄水灌溉农田的重任,见证着南长兴从贫穷到兴旺的历程,取南长(zhang)兴的谐音(chang)兴塘。谐音用得很好,改塘为泊。


常兴塘

缘由:取经常、长期兴旺的寓意。


9

回隆镇

西街1

178

回龙湖

宋真宗皇帝北伐辽兵,住此,得胜回京,因得地名回龙(今回隆)。为追溯地域文化,这里最大的水系,应谓之回龙湖。


御湖

命名为“御湖”,据清康熙《魏县志》记载,原村名为大徐村,唐代因村东临御河而改名御河镇。宋咸平二年(999),宋真宗御驾北征抗击辽军,行至御河镇返回,村名遂改称回龙,后演变为回隆,寓意兴隆发达。


栖霞湖

坑塘在回隆的西边,西天边的霞光栖落在此湖里,美不胜收。


10

回隆镇

西街2

50

御河湾

命名为“御河湾”,据清康熙《魏县志》记载,原村名为大徐村,唐代因村东临御河而改名御河镇。宋咸平二年(999),宋真宗御驾北征抗击辽军,行至御河镇返回,村名遂改称回龙,后演变为回隆,寓意兴隆发达。


望庚塘

回隆古寨西门名望庚门,春夏临晚,庚子星(金星)出现在西天边,又大又亮,这一景观只有在西门才是最好的观察点。此坑塘在回隆西街的西边,一为怀念望庚门胜景,二也正好应此景观。


鸦鹊洼

此坑塘周边树木众多,多有鸦鹊搭巢西栖息,原生态气味浓厚,故取此名。


11

回隆镇

南栗庄

20

福池

池虽小但福大,池虽浅但福深,福如东海,福运绵长,故名福池。


11

回隆镇

南栗庄

20

栗春池

命名为“栗春池”,取之于二十四节气之节气之首“立春”,与其同音。同时,立与栗同音。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的民俗活动包括拜神祭祖、纳福祈年等,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池”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积极融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中,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栗福池

取村名之栗,幸福安康之喻。


12

回隆镇

崔小汪

林场

150

崔公湖

崔小汪村是清代大同知府、道光帝师崔允昭故乡,现存有其墓园;此湖原是该村集体林场。


允昭湖

命名为“允昭湖”,是以历史名人来命名,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更是昭示后人,同时也彰显了魏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崔允昭,乾隆36年(1771年)出生,卒于道光一十四年(1834),曾是道光帝的老师。曾任山西曲沃县知县,嘉庆二十四年任山西绛州河津县知县,后任山西霍州直隶州知州、大同府知府。擅长书法、绘画,编写很多文章和诗歌,编著有《清直隶霍州志》。道光一十四年,崔允昭去世,享年63岁,埋葬在魏县崔小汪村。


林场湖

崔小汪是回隆镇东部的一个村落,该村周围森林茂密,坑塘四周树林丛生。当时我就想起王维的《山居秋暝》一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山上流。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故为该坑塘命名为《林场湖》。


昭公湖

为纪念崔允昭而命名。崔允昭为清嘉庆,道光时期山西大同知府,清道光皇帝老师,大同有“崔公庙”,晚年解甲归田,崔小汪沿路立有道光帝御赐碑。


13

回隆镇

崔小汪南

40

明远塘

崔允昭字明远,故取此名。


鸳鸯池

一条道路从湖间穿过,形成左右两个水面,鸳鸯池。


大中池

此地形为一条路两边两个坑塘,特别像一个大中字。


14

回隆镇

六上东北

60

溜儿淀

溜儿淀,六上村原名叫溜儿上,是住在大水溜边上的意思,顾名思义水溜儿在这形成了淀子。


溜溜塘

回隆镇六上村,原名溜儿村,因该村地势低洼,水道多叉,自然形成多溜儿溪水,后有村民居住,经口语演化,历史变迁。随称为六上村,村名得以固定。为纪念原始起因,故起名为溜溜塘。


鹭鸥湖

广阔的水面有数个小岛露出水面。碧绿的湖面上鸥鹭成群,时而在水中觅食嬉戏,时而飞上蓝天盘旋竞技。鹭鸥湖,展示了在大都市里无法寻觅的自然风光;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超过大田种植数十倍收益的水产资源。


15

回隆镇

刘庄营

东北

30

红旗洼

该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长期是我县的红旗村。


驻军塘

该村清前期曾是军屯之处,1947年刘邓大军所部曾驻扎此村。


回良(粮)池

隋大运河永济渠流经此处,北有大仓口粮仓命名,良与粮谐音。


16

回隆镇

刘庄营

西北

80

饮马塘

刘庄营数为宋元大军营盘,隋代永济渠从村西向北流过,在此形成湖洼地带,曾是大军兵马洗浴补水的好去处。饮马湖,字义清爽,传递了这一历史记忆。


军营潭

刘庄营村和魏县其它七个营村历史上都是军营所在地,直归山西路州卫所辖,清顺治十六年撤销军管归魏县地方,故起名带有军营色彩。


运良湖

隋大运河永济渠流经此处,北有大仓口粮仓命名,良与粮谐音。


17

回隆镇

刘庄营西

40

凤尾塘

命名为“凤尾塘”,取之于美丽的传说,该村有土地庙在村北段中间,有奶奶庙在西地里,有三官庙在村东北地里。从土地庙到村内是唯一的一段南北街(传说是凤凰身),从这段南北街向东有两条小街,向西有两条小街(传说是凤凰两翅膀),从土地庙向西北有一条斜街(传说是凤凰尾),寓意整个村庄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


聚宝塘

该村关帝庙远近闻名,关帝是武财神,现如今该村兴起窗帘加工产业,取此名意为通过勤劳越来越富。


润田池

刘庄营在历史上是军营的意思,后演变为村落,村民繁衍生息,勤耕桑田,安详度日。现由政府规划,水网联片蓄水为民,滋润民生,至田肥粮丰,为感谢党恩,故取名为润田池。


18

回隆镇

南营南

30

南塘

以方位取名,且与“南唐”谐音。


南营湾

命名为“南营湾”,取之于村名。明朝初年,魏县因连年战乱,土地空旷,人烟稀少,有张姓人由山西迁此定居,起村名校尉营。后来因地处回隆南门外,改村名为南营。南营村地处河北省与河南省,两省交界,与河南省安阳市北郭乡王庄村接壤。西有“南泥湾”,此地有“南营湾”。


歇马塘

宋真宗北伐,在此驻跸,安营扎寨,设校尉营。


19

回隆镇

赵村西南

100

清涟湖

取自诗经句“河水清且涟漪”。


荷凤塘

该村关帝庙远近闻名,关帝是武财神,现如今该村兴起窗帘加工产业,取此名意为通过勤劳越来越富。


霞照池

霞光照耀下的景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0

回隆镇

东街东

25

迎春池

回隆古寨东门叫迎春门,池在回隆东边,为怀念古寨门而命名。


凤池

东街自古繁华,文人墨客多汇于此。取自柳永词句“归去凤池夸”。


渡王潭

泥马渡康王的传说故事
  北宋末年,宋徽、钦二宗君臣家眷被金兵掳至金国,康王赵构伺机逃回,逃至回隆时有御河挡住,无船不能渡河,恰见回隆神庙前栓着一匹马,康王骑上马洇水过了河,过河后马立即成了一堆泥,后康王继位建立了南宋。


21

回隆镇

北街

40

承恩塘

承恩塘,回隆古寨北门叫承恩门,古时因面北朝京为感承圣恩之意。现在面向北京,感恩共产党,感恩社会主义祖国。


回銮池

回銮池,北宋真宗帝北伐抗辽,至此得胜回銮,此事是回隆得名的由来,北街现有天子路。


余庆塘

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寓意。


22

回隆镇

南街东

60

落霞池

歌曲曰“日落西山红霞飞”,坑塘在回隆西地,晚霞落在池水中,霞水连天,当为胜景。


余乐塘

谐音“鱼乐”。


得月池

得月池因在回隆的东边,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


23

回隆镇

南街西

40

成华潭

成华谭,李成华,著名抗日英雄,国家公布的第二批抗日英烈,现回隆镇南街西人,曾建立我党地下交通线,参与两次攻打回隆伪匪部,部下与其一起共7人,被杀害于邯郸日军军部。


御碑湾

命名为“御碑湾”,“御”取自唐代因村东临御河而改名御河镇,“碑”字取村内有古碑,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修漳河堤,群众捐款而立碑。碑文主要内容记载,宋神宗北征到此止步,取名回龙。后来此地发展为集市,商人较多,为寓意生意兴隆。


古河湾

古河湾,历史上黄河、洹河、漳河、卫河都从这里流过,是典型的多条故河道所在地。


24

回隆镇

冯庄西

10

致池

因小而精致,取此意。


隆兴池

盛大兴旺,福泽乡里。


富强池

寓“富裕强盛”之意。


25

回隆镇

孔大汪

东南

15

半月池

形如半月,同意此名。


艳阳池

取自宋·   晏殊 《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幸分霖雨润,犹见艳阳姿。”


月牙湾

形似月牙。


26

回隆镇

孔大汪西1

15

月亮池

因形似,取此名。


民兴池

寓“民族兴旺”之意。


富春池

春到梨乡先得春,定是富春景无限。


27

回隆镇

孔大汪西2

20

暮云池

取自苏轼句“暮云收尽溢清寒”,时在塘边初春暮云收尽,清寒侵身。


和谐塘

寓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民泽塘

民泽实为“泽民”之意。


28

回隆镇

梁小汪

40

莺歌塘

毛主席有诗云“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之句,此塘甚是应景。


飞燕塘

取自李白《清平调》词:“借问   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 倚新妆。”意为此塘可与汉成帝之皇后赵飞燕媲美。


复兴塘

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意。


29

回隆镇

前朋固

60

鹏程湾

命名为“鹏程湾”,取之于该村的来历。前、后朋固二村原为一村,明朝初年,因连年战乱,魏县土地肥沃、人烟稀少。洪武年间,有张、燕、郑、王四姓人氏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立庄,按姓氏分为四道街。刚迁来时因为抬轿吃尽了苦头,于是便将轿固定在一处,表示永不再抬,据此意取村名“篷固”,后演变为“朋固”。清朝末年,本村一些人迁到村东南方向定居,取村名为小朋固,该村则被称为大朋固。1960年,大朋固分为前朋固村、后朋固村,至今。前朋固的池塘为“鹏程”,后朋固的池塘为“万里”,前后朋固为“鹏程万里”,同时一湾一池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燕舞塘

毛主席有诗云“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之句,此塘甚是应景。


普惠池

普济民生,惠泽村庄。


30

回隆镇

后朋固

60

万里池

命名为“万里池”,取之于该村的来历。前、后朋固二村原为一村,明朝初年,因连年战乱,魏县土地肥沃、人烟稀少。洪武年间,有张、燕、郑、王四姓人氏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立庄,按姓氏分为四道街。刚迁来时因为抬轿吃尽了苦头,于是便将轿固定在一处,表示永不再抬,据此意取村名“篷固”,后演变为“朋固”。清朝末年,本村一些人迁到村东南方向定居,取村名为小朋固,该村则被称为大朋固。1960年,大朋固分为前朋固村、后朋固村,至今。前朋固的池塘为“鹏程”,后朋固的池塘为“万里”,前后朋固为“鹏程万里”,同时一湾一池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逸菊塘

取自毛主席诗句“渊明爱逸菊”。


普宁池

取“普遍安宁”之意。


31

回隆镇

常大汪

30

雨水池

命名为“雨水池”,是以节气命名,雨水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真正的到来,气温不断上升,降雨也不断增加。雨水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椒兰塘

取自毛主席诗句“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是赞颂屈原的,椒兰这一词总是出现在屈原的诗里,象征正直而追求美好的人。


大汪潭

取村名“大汪”,简单易记。


32

车往镇

保定庄

36

芙蓉塘

车往镇坑塘大多沿跃进渠两岸分布,像一根项链穿起颗颗珍珠。将来大面积种成荷花,会是一副非常震撼的画面,而荷花又称芙蓉,毛主席有诗云:“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故命此塘为芙蓉塘。


定兴湾

命名为“定兴湾”,取村名保定庄之定字,寓意:下定决心,必定兴旺。明末清初由杨氏家族第九世主杨九经、杨德金先祖、同宗四兄弟从保定府定兴县西里村举家迁移至此,繁衍至今,因杨氏从保定庄迁来,该村命名为“保定庄”。2020年6月,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该村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坑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下定决心,认定目标,必定兴旺。


清幽池

取清晖夕照、幽静超然、碧波粼粼,鱼鸟互歌的景象,反映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美好生活。


33

车往镇

郝村东

36

稻香湾

这里成功地试种了水稻和嘎鱼养殖,均获得高产,并将进行大面积推广。稻香湾,作为一个区位符号,它将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朝晖塘

取自毛主席诗句“芙蓉国里尽朝晖。”象征美好和希望。


尚善池

命名为“尚善池”,取之于:一、《旧唐书》:“按谥法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曰让皇帝,宜令所司择曰备礼册命。”二、“爱家乡、比担当、尚德善、拼贡献”教育活动的尚德善中的尚善二字。寓意: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中,该村积极响应号召,崇尚德善,发展坑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34

车往镇

郝村中

30

郝兴池

意为“郝村振兴”之意。


令旗池

形状像一面三角形的号令旗。


万香潭

命名为“万香潭”,取之于该坑塘比较深,故为“潭”,之北是水稻田,之东是玫瑰园,潭中养殖了嘎鱼,丰收之际,稻花香、玫瑰香、鱼米香等万香融合一起,化之为群众收获的喜悦。寓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村民民心向党、紧跟党走,全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用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35

车往镇

车往西

80

玉壶湾

命名为“玉壶湾”,取之于“一片冰心在玉壶”。同时,玉壶也是月亮的雅称,车西村的“玉壶湾”与车东村的“东君池”遥遥相对,如车往镇的双子星。


清波池

取自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意为濯污留清。


红雨池

取自毛主席诗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36

车往镇

黄甘固

31

揽月池

取自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丹心湾

取“丹心昭日月”之意。


月心塘

谓明净如月的心性。


37

车往镇

秦庄

79

御济塘

相传在隋炀帝修南北大运河即永济渠,从回隆镇入境称御河,回隆镇也由此改名大徐镇为御河镇。当时御河漕运兴隆,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恩泽两岸。秦庄村当时距离御河镇几华里,正是御河岸边,村民在御河码头务农经商,受益匪浅。现村东南方有坑塘近百亩,经整修规划己成方形,故借御河之水济惠村民,造福一方之意,取名为御济塘。


惠民湖

惠民之村,惠民之池。


夕烟湖

取自毛主席诗句“遍地英雄下夕烟。”秦庄是我县一个红色村庄,有很多红色故事,像王玉同志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他们都是英雄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担任村支书、村干部,大都默默无闻,他们的故事虽然渐远,但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很广,激励着后人。此名不仅寓意深,而且充满诗情画意,是不二之选。


38

车往镇

小营

50

小营塘

以村名命坑塘名,是也。


长缨塘

取自毛主席词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意为有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坚实基础,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强村。


清泉塘

取自王维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指像清澈干净的泉水汇集而成此塘。


39

车往镇

车往东

27

东君池

命名为“东君池”,取之于村名中的东,东君,意思是太阳。车东村的“东君池”与车西村的“玉壶湾”遥遥相对,如车往镇的双子星。


惠民池

为人民群众谋实惠。


车兴池

意指车往要兴盛之意。


40

车往镇

杨甘固

49

天鹅潭

现有成群鹅鸭戏游水面,将会引来天鹅候鸟在此逗留小息,构成一道景观。


菱泊池

形状呈平行四边形,非常菱藕。


莲花池

将来此处必是莲花的世界。


41

车往镇

郝村南

36

尚德池

命名为“尚德池”,取之于《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洪武年间,有郝姓人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立庄,故名郝村。后又有魏,周,李,郭等姓氏陆续迁来。郝村村名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飞渡塘

取自毛主席诗句“乱云飞渡仍从容”,寓意坚定朝着乡村振兴迈进。


南舟池

意为“南湖之舟”。


42

车往镇

郭小屯

46

芳枝塘

取自李白诗句“琼树有芳枝”。树经雪育才有芳枝,寓意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另外周边的树较多。


跃进池

临近跃进渠,希望村民向前跃进。


丰泽塘

意为此塘水丰润泽。


43

车往镇

霍小屯

60

永清塘

意谓“永远清澈”之意。


潇雨塘

人勤春来早,春雨潇潇必将夏收丰硕。


映月潭

明·顾文爆《白雁》诗句:“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寒秋点素辉。”  


44

车往镇

东上村

29

东澜池

澜字取自《尔雅》,天下安澜。


洹水池

东临古洹水故也。


安定池

人求安定国求强。


45

车往镇

车往东

37

曙光塘

寓意希望在前。


益民池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潭民塘

意为“民以此潭为活源,潭以人民而活水不断。”


46

车往镇

车往西

11

伏龙池

村民说,此渊水深二十多米,称万丈坑。伏龙渊:水,有龙则灵;藏龙卧虎的地缘魅力;有志之士建设美丽家乡的士气。


荷花池

荷花象征纯洁,让这块纯洁之水滋养人民纯朴心。


润物塘

杜甫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7

车往镇

东仓口

20

东仓池

命名为“东仓池”,取之于《诗·小雅》: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洪武年间,有10姓人从山西迁居此处,垦荒置业,安家立庄,后来更名为东仓口村。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以来,该村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坑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千仓万箱,唯有东仓。


仓坤池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该坑塘在村西南方,且坤也是母亲,女性的代称,希望本村村民拥有大地一般厚德载物的能力,孕育无限可能性的生机,包容一切的宽阔心胸格局,福寿绵长。


听澜池

毛泽东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48

车往镇

郝村北

18

崇德池

命名为“崇德池”,取之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碧莲池

宋·杨万里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启祥池

开启祥瑞之意。


49

车往镇

王小屯

52

旺屯池

让王小屯兴旺起来。


飞凤塘

凤飞于天,其地必兴;让王小屯兴旺起来。


小满池

命名为“小满池”,以节气命名,取之于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50

车往镇

口头

13

诚信池

口头即言行,言行一致,至诚至信乃口头村人的作风。口头乃人言,人言乃信也。


玉镜塘

像是一面玉镜的塘之意。


莲池

此塘种植荷花,故名。


51

车往镇

小营1

64

鲲鹏塘

意为鲲鹏展翅,未来无限。


营盘塘

宋辽交战时,此地有营盘设立,规模不大。


小营湾

以村名命名。


52

车往镇

小营2

44

烟雨塘

唐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风荷塘

孟浩然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离清响。”


小营池

以村名命名。


53

车往镇

栗庄

24

栗兴池

意为栗庄兴盛之意。


栗夏池

命名为“栗夏池”,以节气命名,取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对影池

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4

车往镇

旧魏西

44

会盟池

战国时期苏秦合纵六国以抗秦,魏惠文王会盟六国于洹水,建会盟台,现有会盟台遗址。


虎踞塘

取自毛主席诗句“独坐池塘如虎踞”,蛙小也要像虎一样的志向。


夙愿塘

意为终于实现了群众长久以来劳动致富、生态恢复的愿望。


55

车往镇

南上村东

22

崇善池

命名为“崇善池”,推崇善行。象征着纯朴的人民崇善、向善,积极向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村民紧跟党走,全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作为。


星落池

处在广阔的田野间,像星落于此。


怡心池

风景优美,足可怡心性之意。


56

车往镇

大仓口

22

方仓池

命名“方仓池”,取自于《国策》注:圆曰囷,方曰仓。其中“仓”为村名中的中间字。在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一家于此地居住,由山西迁居命名为大仓口沿用至今,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沿革中传承创新,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以来,该村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坑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四海方仓,兴盛兴旺。


悠然池

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银泻池

像银色的月光一泻于此。


57

车往镇

北仓口

15

后仓池

命名为“后仓池”,“后”取自于《尔雅》:“后者,君也。”《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仓”为村名中的中间字。在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一家于此地居住,由山西迁居命名为大仓口沿用至今1960年,大仓口村分为4个行政村,该村取名北仓口村。随着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水网工程以来,该村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坑塘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裕仓池

有富裕粮仓之喻。


春雨池

取自“春雨贵如油”之意。


58

泊口镇

申庄

430

渔舟湖

据历史记载,“泊口渔舟”于明嘉庆年间入选内黄八景之第四景。大运河(御河)在元、明及清初经过泊口折东北流过,泊口渡是个较大的渡口,泊口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于内黄县管辖,“泊口渔舟”是内黄十二景之一,清《内黄县志》记述,“泊口北连魏邑,界在邑北五十里,旧为漳卫合流所经,唉乃声喧,商贩沓集,两岸绿柳交映,拿舟操网,渔歌唱晚,相与荡漾,波中真可作画图观也。”


58

泊口镇

申庄

430

泊口湖

泊口镇最大湖申庄湖,我认为就叫泊口湖最佳,只有她能代表泊口,最有发言权,虽湖中有爱情島,起相关名称,就不够大方大气。


楚王湖

古史载,项羽在今河南楚旺镇杀宋义率军北上,破釜沉舟。关于破釜沉舟的地址,内黄县志,楚旺镇志,以及泊口人邯郸市档案局长张峰的研究,都记载说在现河南楚旺镇北,正是泊口所在地。有楚旺镇的楚王庙和宋义墓为证。此处虽现在是大坑塘,但古时却是大渡口所在地。命名楚王渡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极的范畴,而泊口渔舟,或渔舟唱晚仅是地方级的范畴,从发展和旅游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楚王渡会名声大振,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59

泊口镇

闫李庄

210

晚舟湖

据史书记载;“泊口,北联魏邑界,邑北五十里,旧为漳、卫合流所经,划舟操网,渔歌唱晚,相与荡漾烟波中,真可作画图观也。”  


桃花潭

命名为“桃花潭”,取之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中间的小岛为“桃花岛”。


唱晚湖

记述史上运河漕运之港泊口,渔舟唱晚的繁华景象。


60

泊口镇

生庄

30

生塘

与“升堂”同音。


跃鲤池

面积小,而且养鱼。


荷香池

池里荷花亭亭玉立花香袭人,水中鱼游蛙鸣。荷香池,给生庄以生机。


61

泊口镇

王野冲

110

四合塘

此处为四个小塘组合而成,四合在我国是一个吉利词语,北京的标准民居为四合院。


宗尧湖

抗日烈士连宗尧的家乡,曾在此一带,为我党和人民做大量工作。


画屏湖

美如画屏。


62

泊口镇

蒋东

46

燕点池

此坑塘处于最南端,春天燕子回归应最先在此处点水。


泓澜池

一片清波微澜,程滨先有,“一卷江头浪,一泓冮尾澜”的诗句。


浩然塘

浩然:基本意思是盛大的样子。出自《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 齐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蹑。”


63

泊口镇

蒋西

45

成龙湾

村民说,古时候村边这坑塘有一条蛇,经常在塘里游来游去,见它渐渐长大。一天风雨大作,一条龙从水中腾空而起,他念大地养育之恩,经常出没魏地,兴云布雨、救世济难,人称焦龙。成龙湾,龙成长的地方。


瑶池

此处有一玉皇庙,且是古庙、大庙。小庙影响观瞻,当拆。但大古庙就成了景观,有了历史的厚重,庙水映辉,实是胜景,在玉皇庙下有一座王母的瑶池,这是多么好的景致。这不是迷信,是美丽的神话。


望豫塘

在湖边向南300米即可看到河南。


64

泊口镇

张庄东

45

翠微塘

毛泽东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德善塘

德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


兴渔塘

意为将来此处必将渔业兴旺。


65

泊口镇

华南

152

玉带湖

形状像玉带,又细又长。


长津湖

取电影《长津湖》之名,同时和湖的形状、津是“渡口”之意相关。


长湖

以湖形而名,一字长,简而明快。邯郸市区南有长湖桥。


66

泊口镇

井西

60

井泉塘

井中喷泉,寓意井西村像井中泉水一样生机不断。


中洲湾

“中舟(州)湾”与泊口其它舟湖贯为一体,前后呼应,又处于中心位置。与我县“中州州中”贯为一体。


鱼跃塘

井西鱼塘,现代化养鱼塘,取之鱼虾满塘之意。


67

泊口镇

华西

50

莫妈湖

村民讲,这湖边有一古墓,建墓规格很高,砖缝用铁汁浇注。人传“莫寡妇坟”,她是明万历皇帝的奶妈。有诗云:“莫妈湖畔卧莫娘,岁月悠悠传史章。梨乡故园毓秀阜,更有秀毓哺雏皇。”莫妈湖,承载了那出身高贵的莫娘哺育了一代国君的故事;莫妈湖,她依然温情地用自己甘冽的“乳汁”滋润着这片土地。


新月湾

形状颇似上弦月月牙;又相传本村莫氏妇为万历帝乳母。


玉龙湾

取玉(育)、龙(皇帝)的寓意;还有,这个湖似一条龙盘踞在梨乡大地上。


68

泊口镇

前佃坡1

50

南坡塘

因处此村之南,取村名一字成组成。


渔丰塘

现被河南人承包养鱼,取渔业丰收之意。


金鳞池

金鳞是鱼的代称,此塘养鱼故称。


69

泊口镇

前佃坡2

30

西坡塘

因处佃坡之西。


玉鳞塘

玉鳞也是鱼的代称。


钱塘

养鱼可致富,满塘鱼就是满塘钱。与浙江之鱼塘不作回避。


70

泊口镇

井南

45

井阳湖

意井头村向阳的湖。


繁阳池

古繁水由内黄入境,指向魏县边马一带出境,繁水所载历史信息丰厚。因这里地处繁水之阳,顾名繁阳池。


井脉池

井中水脉源源不断,寓意井南村未来蒸蒸日上。


71

南双庙镇

河岸上南、集西

50

日月潭

现为分处两边,一边像月一边像日,故称。与台湾日月潭不作回避。


连心湖

两湖隔路相望,并且是两个行政村,所以共起一名:连心湖。让两村的人民心连在一起。


金风初心塘

因此坑塘和集西坑塘相邻,仅隔一条路,又闻将挖掉路以桥相连,故取“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句意。


72

南双庙镇河岸上北

119

福润湖

村民依水而居,幸福美满,生命之水,润泽村庄。


漳湖

因为靠近漳河,好像漳河水延伸到这里;地理位置在河岸上南。


福春湖

希望村福气满满,永远春暖花开。


73

南双庙镇南双庙

34

双洼

唯有此坑塘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的南双庙村,故名。


书玉塘

为纪念抗日烈士郭书玉而命名。


鹂鸣塘

唐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4

南双庙镇申铺

24

旺铺池

申铺村兴旺之意。


玄武池

方位于村北的池;《青蒲池》,蒲,铺之谐音;蒲草,姿态修长潇洒妆点水面,扮丽乡村、景色怡人。


兴铺池

取振兴申铺之意。


75

南双庙镇薛庄

37

金凤池

该池塘在薛庄村南约一华里,因围堰而成超地面近米。该池西邻养鸡场,鸡鸣悠悠,生意火爆;北有悟桐掩映,碧叶繁茂;兼有农庄依偎,如峦迭嶂;东、南方农田万顷,禾苗茁壮。此地乃风水宝地,再寓金鸡变凤凰,富民强县,故取名金凤池。


桐凤池

池畔桐茂鸡鸣。桐凤池,取其桐、凤吉祥之意。


怀德湖

据说本村村民王怀德曾是彭德怀老总的警卫员,湖名怀德,一是对老革命的怀念,二是对伟人的纪念。


76

南双庙镇小姜村

40

清莲湾

小姜村曾出过十数位清廉官员,声望高远。清莲湾,取为官清廉和出污泥而不染之意。考虑到“湾---弯”谐音与“刚直”反义,或叫清莲池。


斗星池

因池形像一个大勺头,取天上斗星之意。


衷肠湾

该村是“黑脸”姜瑞锋的故乡,又因形状像弯曲的肠子,故名。


77

南双庙镇大李村

20

如意塘

因形似如意而名。


毓秀塘

取自“钟灵毓秀”,意指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的地方。


锤子潭

锤子潭,整个池形像一把大锤,北为柄,南为锤头,故名之。


78

南双庙镇尹野马

20

野马塘

唐王昌龄诗:“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瑞祥塘

老红军郭瑞祥的家乡,七一奖章的获得者,初心不改,故名。


烈马池

野马不易驯服的马,本性刚烈,村名为野马必有与马相关的故事与传说。


79

南双庙镇申村

65

梨兴塘

因申村主导产业为密植梨,故命名为为梨兴塘。


微波潭

唐代李商隐《离忽》诗:“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新梨塘

因申村主导产业为密植梨,故命名为新梨塘。


80

北台头乡西野马

65

野马湾

以村名命名。


赤兔湖

村民长以来沿用的叫法,寓意活力四射,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芦花塘

在此塘以北有大片芦苇,故取此名。


81

北台头乡尹甘固

20

沙塘

村民和谐,群众生活美满。


太平池

村民和谐,群众生活美满。


芳甸池

从优雅的环境,人文旅游的角度而命名。


82

北台头乡台东

50

东老河塘

此塘所在地,村人称为“东老河地”。此地原为漳河故道,地质盐碱。七十年代,台东大队于此地建成台头乡第二座砖窑厂,今已废弃。去年挖成坑塘,故取名“东老河塘”。


青龙池

台东村东,方位青龙。青龙池,村子东边的池子。


鉴塘

呈规则的长方形,像穿衣镜。


83

北台头乡小王庄

20

望月池

望月思乡是一种情结,取此名意为记住乡愁。


台舟池

取“台头”之台一字,取舟字一字。意为放舟台头坑塘之意。


锦玉塘

锦玉满堂”缩简谐音。


84

北台头乡方里集

35

方塘

取自朱熹名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汇塘

方里集村是一个古老的集市,凡在此能扎根立脚者都有一技之长,姓氏繁多,南来北往汇聚于此。


方正池

取村名之方,行人间正气,又喻天圆地方。


85

北台头乡杜甘固

67

甘塘

甘是甜之意,也是村名中的字。


安澜塘

《文选·王褒》“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清梁清标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


杜梨塘

塘边种有杜梨树。


86

北台头乡乔小庄

30

乔安塘

乔小庄安定之意。


二乔塘

以著名大小乔典故命名。


渡云塘

毛泽东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87

北台头乡西汤村

100

福春湖

希望村福气满满,永远春暖花开。


映霞湖

公路边一片广阔的水面令人心旷神怡。凭栏观景,晚霞映在湖面构成一幅天水相连的幻景。


雁栖湖

水中突兀的湖心岛上,植被蓬生,时有远方雁鸥在此落脚、栖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


88

北台头乡南台头

20

莲心塘

28位烈士在这里安葬,他们英勇战斗是因为与群众心连心,又因此坑塘将种莲藕,莲心与连心谐音。故名。


怀英塘

怀念二十八抗日英烈之意。


敬烈塘

敬重烈士之意。


 





(编辑:魏县党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