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效精准帮扶,破解工地治理难题。推行“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模式,组建巡查小组,深入建筑工地精准帮扶指导,建立查问题、查责任、查措施和即查即改、限期整改、长效防治“三查三改”机制,实现监管方式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变,有效整治覆盖围挡不严、裸土未苫盖、车辆冲洗不到位等问题。
二是科技赋能监管,构建智慧治理体系。依托指挥调度平台,充分运用视频监控加强线上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同时利用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时传输PM10数据至监管平台,通过数据监测分析,对超标工地自动预警,精准锁定扬尘污染高值区域,实现“点对点”交办整改,打造全天候、无死角的线上巡查精准管控体系。截至目前,“线上”累计发现全县在建工地扬尘治理问题70余项,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是铁腕执法督查,筑牢污染防治底线。通过“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落实情况,针对发现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严格闭环销号管理,确保各项抑尘降尘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持续深化差别化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工地扬尘治理情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推动治理水平整体提升。8月份以来累计检查在建工程36个,发现问题90余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1份。